本報10月17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謝小飛 鄭琦)10月14日,記者從長嶺煉化公司獲悉,該公司汽油吸附脫硫等3套裝置榮獲中石化煉油綜合競賽第2名,4套裝置排名進入前10名。目前,長煉高效益油品產量穩步提升,油氣綜合產率、煉油能耗、輕質油品收率等3項指標和航空煤油、車用柴油、工業液化氣等3類產品產量創開工以來新高。
  由於原料油含高腐蝕性的氯,長煉生產難度很大,一度被迫停產航空煤油等高效益產品。面對效益壓力,長煉努力提振企業“精氣神”,嚴肅監督約束和追責考核,先後公開處罰55名安全事故相關責任人。他們分裝置和項目成立15個專題優化小組,先後實施120多項優化措施,加強動態跟蹤和評估分析,油氣綜合產率、輕質油品收率較年初分別提高1.3和0.6個百分點,綜合能耗下降14.6千克標油/噸,相當於年節省原油10萬噸。
  面對高效益產品生產瓶頸,技術部門積極攻關,突破常規對原料柴油進行加氫後混煉,試產車用柴油成功,保證了國Ⅳ標準清潔柴油按時供應市場。40萬噸/年航空煤油裝置腐蝕嚴重,技術人員大膽改進生產流程,配合增加註氨等措施,裝置運行轉穩,產量增長20%,創日產1380噸新高,年增效達3200萬元。首次試產工業液化氣成功,液化氣價值提升明顯,月增效超百萬元。
  長煉圍繞優化產品流向、優化重油加工路線等,制定11項重點增效措施,細化40項關鍵技術經濟指標;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效益考核重點,引導一線單位、員工緊跟市場變化“追”效益,集中員工智慧優化操作條件,調整催化劑配方,提升汽油質量增效,10月份預計可實現盈利4300萬元。  (原標題:長煉突破效益“瓶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41keko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