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剛剛落下帷幕,其背後製作公司星空華文傳媒將要上市的消息再次傳出。據媒體報道稱,星空華文傳媒有意將業務分拆成兩部分,分別在內地及香港上市。集團旗下的夢響強音,負責藝人的經紀業務,擬在內地上市;星空華文負責節目製作,但因為是境外媒體,只能在香港上市,時間大概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星空華文傳媒CEO田明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香港對文化產業公司估值較內地市場低,但集團希望獲得30倍以上的市盈率。影視界資深人士曹志剛分析認為,因為夢響強音依托《中國好聲音》這檔節目,分拆上市對《中國好聲音》的製作團隊來說更為有利,在一系列資本運作之後,這兩支團隊的股權價值預計達數十億元。
  或值上市最佳時機
  燦星製作副總裁陸偉曾表示,現在兩家公司基本上人員都相互分開了,燦星負責做節目,節目做完了,藝人就去夢響強音那裡開展巡演等,有專門的導演、攝像等製作團隊。
  數據顯示,2013年夢響強音營業收入約為3.35億元,凈利潤5069萬元;今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超過9000萬元,凈利潤達到人民幣3180萬元。
  今年3月底和4月初,A股上市公司浙富控股分兩次,以8 .4億元收購了夢響強音共計40%的股權。以此推算,在“中國好聲音”的品牌效應下,成立僅一年多的夢響強音100%股權估值已達21億元。按利潤和估值推算,夢響強音的市盈率高達41倍。
  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總決賽前兩天剛剛結束,從微博上的熱度不難看出,節目的影響力正在逐步衰弱。“好聲音的水準其實還可以,但現在內容製作的競爭太激烈了。第一季好聲音出來以後,十幾檔唱歌節目出來了,去年《爸爸去哪兒》紅了,今年又有那麼多親子節目,觀眾也會出現審美疲勞。”樂正傳媒研發咨詢總監彭侃告訴南都記者。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認為,星空華文傳媒憑藉《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趁熱打鐵,若此時上市在估值方面將有不錯表現;另外,雖然《中國好聲音》收視率居高不下,但是後續發展卻較為乏力,《中國好聲音》前三季已經達到巔峰期,之後幾季在廣告收入等方面增速將趨緩。
  單一形態面臨挑戰
  據統計,在2013年的浙江衛視廣告招商會上,第三季好聲音獲得了13億元的廣告及相關收入,較去年增長30%。9月10日,決賽夜冠軍產生前60秒的廣告位最終成交價格高達1070萬元,溢價率167.5%。
  值得註意的是,和《中國好聲音》相比,燦星旗下的其他節目影響力有限,吸金能力明顯偏弱。
  彭侃表示,“燦星它是想走工業化的流程。當製作團隊熟練了以後,比如選秀節目,在流程確定之後,無論是唱歌跳舞還是其他元素,萬變不離其宗。”在《中國達人秀》成功後的幾年時間,燦星的節目一直走的是“複製成功”的路線。
  《中國好聲音》是一個巔峰。在這之後,燦星陸續推出了《中國好舞蹈》、《中國好歌曲》、《出彩中國人》等節目,近期聯手央視打造的《灰姑娘》則是要從平民中選拔演員,選秀模式被燦星團隊推到了極致。但在戶外真人秀的潮流影響下,單一節目形態將成為燦星的短板。
  “對於內容製作公司來說,一個好的節目可以帶出一個平臺,也可以帶出一個公司,這個在起步階段是沒有問題的。但隨著一個節目的衰弱足跡,公司要想持續穩定地發揮影響力,必須在質量上和數量上不斷提高。”世熙傳媒CEO劉熙晨向南都記者表示。
  節目製作公司將陸續上市
  據瞭解,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獨立上市的節目製作公司。蔡靈認為,上市的優勢還是體現在融資上,對燦星節目的質量水平以及製作效率的提高會更有利。
  今年5月,製作《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的能量影視發佈預披露公告,衝擊IPO。世熙傳媒CEO劉熙晨預測,在未來幾年之間,將會有四到五家大型節目製作公司陸續上市。“從現在的市場環境來看,國內30家綜合衛視,很大的容量,加上一劇兩星的政策,對於電視劇的限制,平臺對綜藝節目的需求還是非常大的。”
  彭侃表示,由於電視業太分散,最終能夠上市的製作公司不會太多。“隨著綜藝節目大片化,和電視劇相比,創收能力和想象空間都會更大。但市場上大型的製作公司不多,很難形成規模。而且像央視、湖南、浙江、東方、安徽這樣的一線播出平臺有限,製作公司和電視臺合作時是有‘天花板’的。”
  [業界視點]百度10億投資華策影視
  停牌近2個月後,“中國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昨晚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以27.51元/股的價格向5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7270.08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億元,用於補充影視業務及相關業務營運資金。
  根據預案,本次非公開發行對象為北京鼎鹿中原科技、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朱雀珠玉赤投資中心、建投華文傳媒和北京瓦力文化傳播,認購金額分別為10億元、4億元、3.5億元、2億元和0.5億元。有消息指出,認購比例最大的鼎鹿中原背後實際上是百度的投資。根據公告,20億元中,將有13億元用於內容製作業務升級,包括網絡劇、電影和綜藝節目———4.5億元用來打造20部以上網絡定製劇,5億元用來投資13部電影,3.5億元用來推出8檔大型綜藝節目,在傳統的電視劇業務上則沒有投入。分析認為,20億融資將成為華策從電視劇製作公司轉型全媒體娛樂傳媒集團的關鍵。
  採寫:南都記者 餘玥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41keko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